【案例索引】
北京互联网法院(2021)京0491民初51722号
基本案情
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小米公司)系由知名民营企业家雷军创建,并由雷军担任其法定代表人,其名下商标“小米”是驰名商标,手机、电视等产品多次获奖,所代表的小米系企业是中国知名科技创新企业。被申请人是专业自媒体从业人员,专门从事科技类公司资本市场研究,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。被申请人在微信公众号、凤凰网、腾讯新闻等多个平台发布了多篇关于“小米”“雷军”“小米科技”的评论文章及视频,称“小米”为“……”,称其创始人“雷军”为“……”,称“小米科技”为“……”(此处隐去诸多涉贬损性言辞)。小米公司认为,被申请人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其名誉权,故诉至法院,请求法院判令被申请人停止侵权、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。被申请人则认为,一方面小米公司并非提起诉讼的适格主体,另一方面对小米公司进行报道是其日常工作,其发表的关于小米公司的文章均根据公开信息撰写,并未侮辱或诽谤雷军和小米公司,不应承担侵权责任。
2022年3月30日,小米公司在诉讼期间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,请求法院裁定被申请人立即删除部分被诉侵权文章及视频。北京互联网法院于2022年4月3日就行为保全及时组织谈话。
一是依法审查案涉文章及视频内容,准确认定侵害小米公司名誉权的较高可能。法院详细审查被诉侵权文章及视频内容,识别有关内容主要是对小米公司的经营模式、企业风险、企业价值观等方面的评论以及对其法定代表人雷军的评论,查明在被申请人发布的案涉文章和视频中,含有“……”等涉贬损性言辞。法院认为案涉文章及视频已经引发了广泛社会舆论关注,且雷军为小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针对其职务行为的言辞直接影响小米公司,依法据实认定上述言辞对小米公司具有明确的指向性,可能造成小米公司社会评价降低,存在侵害小米公司名誉权的可能性。
二是依法认定行